1、面貌动作全像人,就是不穿衣和裙,深山老林去采果,山洞里边来安身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猩猩被认为是社会的隐居者,而且性生活非常独特,它们建立的地区性模式使人回想起了人类早期的文化。
2、动作机警跑得快,白天隐居夜出没,常钻鸡窝背贼名,其实害少益处多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黄鼠狼的警觉性很高,时刻保持着高度戒备状态,要想对黄鼠狼出其不意的偷袭是很困难的。
3、手像脚来脚像手,屁股红来脸儿丑,动作表情挺像人,爬杆上树是能手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猴子一般大脑发达,眼眶朝向前方,眶间距窄,手和脚的趾(指)分开,大拇指灵活,多数能与其他趾(指)对握。
4、家住美丽大森林,擅长爬树动作灵。行动像人最聪明,喜怒哀乐有表情。 (打一动物):
5、指鹿为马,分清趋附之辈(足球球员连场上动作):
6、桥在人肩头,人在桥下走,两头都有水,水动却不流。 (打一行为动作):
小贴士:挑水,只需一根扁担,两只水桶。看着简单,操作起来并不简单,既需力气,也讲技巧,光有蛮力可不成哦。
7、圆底船,盛白米,两支桨,划到底 (打一行为动作):
小贴士:在中国及世界的大部分国家,吃是一种文化,民以食为天,一般一日三餐,分吃早饭、午饭和晚饭,发展到现在,在许多大中城市,许多人形成了吃夜宵的习惯。 吃饭是人摄入负熵维持耗散体系的主要方式。
8、小小一座石头山,盘山道儿走不完,雷声隆隆不下雨,大雪纷纷不觉寒。 (打一行为动作):
小贴士:在没用上机器磨、电磨之前,北方吃粮食首先要用石磨把粮食(麦子、大豆、玉米等,谷黍类除外)磨成面,这个把粮食磨成面的过程很费力,有牲口的用牲口拉着磨,没有牲口的就得用人推。所以,磨面的过程又叫“推磨”。
9、高高山头一个洞,洞里常有云雾涌,天寒地冻雾缥缈,春夏秋日无影踪。 (打一动作):
小贴士:人口腔中的水蒸气被呼出,遇外界冷空气液化成为小水滴,即我们看到的“哈气”。所以我们眼中的“哈气”并不是气体,而是液态小水滴(或含有少许气温足够低时使水蒸气凝华而成的小冰晶)。
10、东风遇西风,华容遇关公,团鱼吃鳖子,丈夫打老公。 (打一动作):
小贴士:打铁是一种原始的锻造工艺,盛行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前的农村。这种工艺,虽然原始,但很实用;虽然简单,但并不易学。
11、先作一个揖,再跪下求你,你若不出来,我就不站起。 (打一动作):
小贴士:求签,是中国的民间习俗,是占卜的其中一种形式。现今的道观、寺庙和民间的庙宇,大多摆上签筒供人抽取签条问卜。
12、造长城,拆长城,造城忙煞人,造到末脚拆干净。 (打一动作):
小贴士:在古代,麻将大都是以骨面竹背做成,可以说麻将牌实际上是一种纸牌与骨牌的结合体。
13、四四方方一块粑,满满粘着黑芝麻,粒粒从人嘴里过,一世也难嚼着它。 (打一动作):
小贴士:书本四四方方,书上的字跟黑芝麻一样,密密麻麻。
14、手似脚来脚似手,红红屁股脸儿丑。生来淘气恶作剧,动作表情很像人。 (打一动物):
15、一物像人又像狗,爬杆上树是能手,擅长模仿人动作,家里没有山里有。(打一动物):
16、掀开热被窝,就往腿上摸,掰开两条腿,就往眼儿上搁。 (打一动作):
17、人聚动作前 (打一字):
小贴士:“人”明扣,“动前”扣“云”,“作前”扣“亻”,合成“侩”。
18、残月西斜照柴扉 (球员连动作):
19、热心挚切勉上进 (3字礼仪动作):
20、弄堂进,弄堂出,弄堂门口下大雪。 (打一动作):
小贴士:拉锯是据树省力的一种方式,两个人面对面你拉我推我推你拉来达到省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