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四柱短又短,两耳像蒲扇,鼻子哼哼响,尾巴打个圈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游农经济的时代,猪的饲养成本比定居农业时代饲养成本高,其价值也就更大。商代的猪被人认为是贵重、吉祥的礼物。
2、鸟儿当中数它小,针尖小嘴吃蜜巧,身子只有蜂儿大,飞翔本领赛大鸟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蜂鸟因拍打翅膀的嗡嗡声(humming)而得名。蜂鸟是唯一可以向后飞行的鸟,蜂鸟也可以在空中悬停以及向左和向右飞行。
3、驼背老公公,胡须蓬蓬松,杀头不出血,烧熟满身红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虾的通乳作用较强,并且富含磷、钙、对小儿、孕妇尤有补益功效。
4、圆圆空空一座城,城里城外都是兵,个个穿着黄马褂,不知哪个是统领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黄蜂为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类群,雄蜂在交配后不久即死亡,天渐冷时,受精雌蜂纷纷离巢寻觅墙缝、草垛等避风场所,抱团越冬。
5、像鸭水上游,像鸟天上飞,恩爱不分离,总是成双对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据传说,如配偶一方因故死亡,则另一方从此独居,,但据观察结果表明,该鸟并非如此,有些科普文章戏称之为“爱情的骗子”。
6、扁扁一只鸟,躲在树上叫,自夸全知道,其实都不晓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蝉的两眼中间有三个不太敏感的眼点,两翼上简单地分布着起支撑作用的细管。这些都是古老的昆虫种群的原始特征。
7、身穿黑白长风衣,似鹤非鹤孑然立,别看老在河边等,难得鱼儿能填饥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鸬鹚善于潜水,能在水中以长而钩的嘴捕鱼。
8、嘴巴是铲子,脚上套扇子,走路摇膀子,说话怪嗓子。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鸭子多在后半夜产蛋,一般从半夜1点左右开始,到3―4时最多。
9、身子像条绳,趴在地上行,走路弯又弯,出口不留情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在繁殖季节内,一条雄蛇可先后和几条雌蛇交配,但雌蛇只交配一次。
10、手拿钳子两把,身披一副盔甲,瞪着两只小眼,走路横行天下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螃蟹身上坚硬的甲壳可以保护螃蟹,避免遭受到天敌侵害,但是甲壳并不会随着身体成长而扩大。所以螃蟹生长是间段性,也就是相隔一段时间,旧壳蜕去后身体才会继续成长。
11、红帽子来绿衣衫,肚里藏着黑心肝,腿带细菌到处窜,惹人恨来让人嫌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苍蝇多以腐败有机物为食,因此常见于卫生较差的环境。
12、个儿高,腿儿长,脖子伸到树顶上,又和气,又善良,发现猛兽忙躲藏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长颈鹿通常生一对角,终生不会脱掉,皮肤上的花斑网纹则为一种天然的保护色。
13、满身疙瘩长得丑,蹲着像条看家狗,捕食害虫本领大,它是庄稼好朋友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蟾蜍是农作物害虫的天敌,据科学家们观察研究,在消灭农作物害虫方面,它要胜过漂亮的青蛙,它一夜吃掉的害虫,要比青蛙多好几倍。
14、身材紫衣白战袍,海里将军只一招。每遇敌人来袭击,急放墨汁当法宝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乌贼的最大特色是它遇到强敌时会以“喷墨”作为逃生的方法,伺机离开,因而有“乌贼”、“墨鱼”等名称。
15、穿绿衣,戴绿帽,手举两把大砍刀,庄稼地里忙巡逻,它为丰收立功劳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螳螂是肉食性昆虫,猎捕各类昆虫和小动物,在田两只螳螂正互相攻击间和林区能消灭不少害虫,因而是益虫。性残暴好斗,缺食时常有大吞小和雌吃雄的现象。
16、一个老头八十八,踩着墙头编篱笆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蜘蛛丝是一种骨蛋白,十分粘细坚韧而具弹性,吐出后遇空气而变硬。
17、腿像四根柱,身如一面墙,耳朵像蒲扇,鼻子弯又长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大象长期以来都被认为是感性动物,它们会帮助陷入泥坑的大象宝宝、用鼻子把受伤或垂死的其他大象拉到安全地带,甚至可以用鼻子给对方温柔触摸,以此安慰其他身处痛苦的个体。
18、出身黄苍苍,老来白如霜,头顶红色帽,爱吃青青草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王羲之认为养鹅不仅可以陶冶情操,从鹅的体态姿势、行走姿态上和游泳姿势中,体会出自然就是美的精神以及书法运笔的奥妙,领悟到书法执笔,运笔的道理。
19、头戴凤冠没有钗,身穿花衫没有鞋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鸡是人类饲养最普遍的家禽。家鸡源出于野生的原鸡,其驯化历史至少约4000年,但直到1800年前后鸡肉和鸡蛋才成为大量生产的商品。
20、对面山上一挂鞭,千人万人不敢捡。 (打一动物):
小贴士:蜈蚣又名叫天龙、百脚虫、少棘蜈蚣等,常见的蜈蚣有红头、青头、黑头三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