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、二三个 (打一字):
小贴士:“二三个”可组合成“奉”字。
2、正数三个二,倒数两个三。 (打一字):
小贴士:“奉”字从上面往下数的顺序是“三、个、二”,由下往上数是“二、个、三”
3、一月零三个星期 (打一字):
小贴士:“昔”字可拆解为“十十一日”,共“二十一”日,即“三个星期”。
4、老大老二和老三,兄弟三个叠罗汉。老大踩着老二头,老三站在最下边。 (打一字):
小贴士:老大是“大”,老二是“二”,老三最小是“小”。
5、头上病情重,身上三个洞,如不及时治,丢命葬山中。 (打字一):
小贴士:头上有“疒”,三个洞“品”,葬“山”中。
6、三个十八盘 (打字一):
7、三个星期 (打字一):
8、分开是三个,合起来无数 (打一字):
9、十字架下三个人(打一字):
10、分开三个人,合起来是一群。 (打字一):
小贴士:二人成对三人成群。
11、三个臭皮匠,顶个诸葛亮 (红楼梦人名二):
12、三个臭皮匠 (明代人名):
13、一个东西三个口,不论贫富家家有,有它虽然不算富,无它不敢出门口。 (打一生活物):
小贴士:裤子是人们下身所穿的主要服饰,原写作“绔”、“F”。
14、头出三个角,背缚三根索,屁股头弹得花绿绿。 (打一乐器):
小贴士:三弦又称“弦子”,中国传统弹拨乐器。柄很长,音箱方形,两面蒙皮,弦三根,侧抱于怀演奏。音色粗犷、豪放。
15、一个树头七个孔,三个精灵四个呆。 (打一人体器官):
16、一物三个口,人人必须有,谁要没有它,一定出大丑。 (打一生活物):
小贴士:裤子,外文名trousers,泛指人穿在腰部以下的服装,一般由一个裤腰、一个裤裆、两条裤腿缝纫而成,作用为保暖、御寒、时尚,起源于战国时期,发明国家为中国。
17、一物三个口,人人都有,人在物不在,难见亲朋友。 (打一物):
小贴士:据考古实证,中原地区的古人穿裤子至晚在西周便已经开始,河南三门峡虢国墓地已经有麻布裤实物出土。
18、弟兄三个真辛苦,日夜忙着把数数,虽然数了一辈子,没有超过十二个。 (打一物):
小贴士:钟表上的指针怎么数都在12范围之内。
19、一物有三个口,一个口进,两个口出。 (打一物):
小贴士:最早古人的裤子是很宽松的,用绳子系于腰下,而女人没有,她们是不用工作的,后来形成男女平等,女人也要工作,有了裤子,裤子也变得紧起来。
20、一物三个口,有脚没有手,你若没有它,怎好见朋友。 (打一物):
小贴士:男女体型上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,所以在裤子的裁剪过程中就有着不同的方式,男体的腰节较底女体的腰节比男体的腰节要高,这样他们决定了同样的身高下女裤的裤长和立档大于男裤。